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汉字 | 溼 |
释义 | 【唐韻】【集韻】【韻會】𠀤失入切,音䏉。【說文】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爾雅·釋地】下者曰溼。【易·乾卦】水流溼。 又吏治太急曰束溼。【前漢·酷吏傳】急如束溼。【註】言其急之甚也。溼物則易束。 又溼溼,水光開合之貌。【木華·海賦】瀼瀼溼溼。 又【揚子·方言】溼,憂也。宋衞謂之愼,或曰𥌳。陳楚或曰溼,或曰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志而不得,欲而不獲,高而有墜,得而中亡,謂之溼。或謂之惄。【註】溼者,失意潛沮之名。 俗作濕。【徐鉉曰】今人不知,以濕爲此字。濕乃水名,非此也。【毛氏曰】濕,本合韻,託合切,水名。後誤以爲乾溼字。 考證:〔【說文】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 謹照繫傳原文,覆而有土改覆土而有水。〔【爾雅·釋地】陂下者曰溼。〕 謹照原文省陂字。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中常见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536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