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地险恶山居[2],五谷所生非菽而麦[3],民之食大抵(饭)菽〔饭〕藿羹[4]。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5]。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6]。除守徼亭鄣塞[7],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8]。秦带甲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9],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10],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11],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12],左挈人头[13],右挟生虏[14]。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15];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16]。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17],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夫群臣诸侯不料地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18],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19],无过此者。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成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20]。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夫造祸而求其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21]。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22],转祸而说秦[23],计无便于此者。”
韩王听仪计。张仪归报,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曰武信君。
【段意】写张仪以连横之说说韩王。张仪去楚之韩,以连横之利与合纵之弊说韩襄王。张仪向韩王指出:韩国民困兵少,而秦国军事实力强大,如果不同秦国连横,则有亡国的危险;反之,则可通过攻楚得其地而受利。韩王终于同意与秦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