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汉字 | 犛 |
释义 |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𠀤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謹照原文頓改曳。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中常见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536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