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經jīng字级:一部首:纟笔画:8结构:左右 纺织物上的纵线。《文心雕龙·情采》:“~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南北走向的道路或土地。《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九纬。”《大戴礼记·易本命》:“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 人体的经络。《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十二从。” 道,正道,根本。《荀子·解蔽》:“治则复~,两疑则惑矣。”《吕氏春秋·知分》:“龙俛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利害之~也。” 常规,原则。《管子·牧民》:“顺民之~,在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庙,恭祖旧。” 合乎常规。《史记·封禅书》:“所忠视其书不~,疑其妄书。”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其杀不辜,宁失不~。” 规律。《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也。”《论衡·四讳》:“夫人与犬何以异,房室宅外何以殊,或恶或不恶,或讳或不讳,世俗防禁,竟无~也。” 月经。《本草纲目·人一》:“女人之~,一月一行,其常也。” 常,时常。《后汉书·朱晖传》:“是时谷贵,县官~用不足,朝廷忧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终乎读礼。”《汉书·艺文志一》:“诏光禄大夫刘向校~传、诸子、诗赋。” 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新唐书·艺文志》:“列~、史、子、集四库。” 度量、划分。《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界始。” 界限。《吕氏春秋·察传》:“是非之~,不可不分。” 规划,筹划。《诗经·大雅·灵台》:“~始灵台,~之营之。” 治理,管理。《左传·宣公十二年》:“子姑整军而~武乎?”《荀子·非十二子》:“反𬘓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国定分。” 经过,经历。《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乎上世而来者也。”《后汉书·鲍永传》:“永行县到霸陵,路~更始墓。” 渡过。《管子·七法》:“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于水险也。” 系缢,上吊。《论语·宪问》:“自~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列传》:“遂~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 上吊的人。《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而引其足也。” 古数名。十兆。《太平御览》卷七五〇引《风俗通》:“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十~谓之垓。” 通“径”(jìng)。直径。《墨子·备蛾传》:“广七寸,~尺一。”途径,方法。《荀子·劝学》:“学之~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直。《论衡·吉验》:“其生时以夜,适免母身,母见其上若一匹练状,~上天。” 姓。 ~产~臣~幢~渎~纪~济~理~略~纶~世~笥~纬~行~训~艺~营~制不~大~横~礼~麟~六~明~三~神~守~天~五~雉~自~贝叶~十三~三体石~奇~八脉惨淡~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