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録lù字级:一部首:⼹笔画:8结构:上下 记载,记录。《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抄录。《南史·王昙首传》:“余少好抄书,老而弥笃……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倩:央求。) 簿籍,本册。《周礼·天官·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其~。”陶潜《拟挽歌辞》之一:“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 采纳。《后汉书·桓荣传》:“[桓]郁数进忠言,多见纳~。”《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如何反~[廉]昭等倾侧之意,而忽若人者乎?” 收集,收藏。《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锯木屑,不限多少……官用竹,皆令~厚头,积之如山。” 收录,录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故孝宣皇帝愍而~之。”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名一艺者无不庸。”(庸:任用。) 没收。《三国志·魏书·王观传》:“观闻知,皆~夺以没官。” 审查,衡量。《汉书·董仲舒传》:“量材而授官,~德而定位。”又《隽不疑传》:“每行县~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 次第。《国语·吴语》:“今大国越~,而造于敝邑之军垒。” 总领。《后汉书·章帝纪》:“[牟]融为太尉,并~尚书事。”《文心雕龙·书记》:“~者,领也。古史世本编以简策,领其名数,故曰~也。” 检束。《荀子·修身》:“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程役:工程劳役。) 逮捕。《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作东海郡,吏~一犯夜人来。”《南齐书·虞玩之传》:“路太后外亲朱仁弥犯罪,依法~治。” 剑名。《荀子·性恶》:“桓公之葱,大公之阙,文王之~……此皆古之良剑也。”(大:同“太”。) 见“录录”。 ~录齿~存~大~逮~掇~鬼~录~曲~劬~軥~收~筭~誊~系~省~叙~越~著~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