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jiào字级:二部首:酉笔画:19结构:左右 古代举行冠礼或婚礼时斟酒给人的一种仪式。《仪礼·士冠礼》:“若不醴,则~,用酒。”《荀子·大略》:“亲迎之礼:父南乡而立,子北面而跪,~而命之。”(乡:通“向”。) 嫁。《三国志·魏书·何夔传》“咸熙中为司徒”裴松之注引《晋纪》:“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之妇,使从夫家之戮。” 祭祀,祈祷。宋玉《高唐赋》:“~诸神,礼太一。” 道士设坛祈祷。《颜氏家训·治家》:“符书章~,亦无祈焉。” 尽。《荀子·礼论》:“利爵之不~也,成事之俎不尝也,三臭之不食也,一也。” 通“憔”(qiáo)。憔悴。《庄子·盗跖》:“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服膺:时常挂在心上。) 改~戚~再~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