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màn字级:一部首:氵笔画:14结构:左右 水浩茫无际的样子。左思《吴都赋》:“溃渱泮汗,滇㴐淼~。” 溢出,满溢。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花坞夕阳迟。” 淹没。王安石《白日不照物》诗:“妇子夜号呼,西南~为壑。” 浸坏。《金史·河渠志》:“河水浸~,堤岸陷溃。” 遍布,弥漫。《史记·五帝本纪》:“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天。”朱熹《题周氏溪园》诗之三:“光风回巧笑,桃李任~山。” 完全,全然。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不敢略省,~不知何事。”(省:察看。) 污,玷污。《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士仕者,污~者也,贼乱者也。”《吕氏春秋·诚廉》:“与其并乎周以~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并:依傍。) 放荡,放纵。《新唐书·元结传》:“公~久矣,可以~为叟。” 胡乱,随便,聊且。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卷诗书喜欲狂。”元结《漫酬贾沔州》诗:“~醉人不嗔,~眠人不唤,~游无远近,~乐无早晏。~中~亦忘,名利谁能算!” 副词。徒然,空自。苏轼《章质夫送酒不达》诗:“空烦左手持新蟹,~绕东篱嗅落英。”晏殊《浣溪沙》词:“月好~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莫,不要。张渭《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学他家作使君。” 通“曼”。长。《荀子·正名》:“《诗》曰:‘长夜~兮,永思骞兮。’”(骞:通“愆”,过错。) 通“慢”。缓慢。见“漫漫”。 通“谩”(mán)。欺骗。《荀子·儒效》:“行不免于汙~,而冀人之以己为脩也。”苏轼《游灵隐寺戏赠李居士》诗:“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 ~汗~漶~澜~漫~灭~羡~衍澶~诞~罕~汗~浩~忽~浑~混~澜~烂~浪~流~漫~弥~瀰~淼~散~污~羡~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