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jiāo字级:一部首:亠笔画:6结构:上下 交叉,交错。《诗经·秦风·小戎》:“~韔二弓,竹闭绲縢。”《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于中国。” 交互,交相。《孟子·梁惠王上》:“上下~征利而国危矣。”屈原《九歌·东君》:“絙瑟兮~鼓,箫钟兮瑶簴。”(鼓:击鼓。) 皆,都。《战国策·赵策三》:“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有称王之名。”韩愈《曹成王碑》:“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走死无吊。” 交接,接触。《周易·泰》:“天地~而万物通也。”《后汉书·袁绍传》:“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臣即星驾席卷,与瓒~锋。” 交配。《吕氏春秋·仲冬》:“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鹖鴠不鸣,虎始~。” 交会,相遇。《论衡·物势》:“案龙虎~不相贼,鸟龟会不相害。”(贼:伤害。) 结交,交往。《论语·学而》:“与朋友~而不信乎?”《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邻国有道乎?’” 交情,交谊。《庄子·山木》:“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淡若水,小人之~甘若醴。” 更迭,交替。《诗经·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徧谪我。”(谪:责怪。) 交授,交代。《礼记·礼器》:“室事~乎户,堂事~乎阶。”《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私语,深引过而已。” (时间、地区)交替之际或相交处。《国语·晋语二》:“火中而旦,其九月、 十月之~乎?” 通“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一种龙。《汉书·高帝纪上》:“父太公往视,则见~龙于上。” 通“狡”(jiǎo)。狡猾,奸诈。《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昧,隐良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谲。”《后汉书·孔融传》:“破浮华~会之徒。” 通“校”(jiào)。考校。《管子·幼官》:“~物因方,则械器备; 因能利备,则求必得。” 通“教”(jiào)。使。罗隐《铜雀台》诗:“祇合当年伴君死,免~憔悴望西陵。”(合:该。) ~臂~党~道~孚~盖~钩~构~媾~关~和~横~戟~加~交~接~结~口~契~丧~善~市~手~绥~通~午~恶~心~易~游~争~志~质~子~捽贿~货~交~款~兰~卖~纳~亲~穷~全~上~神~石~死~素~外~息~择~知~布衣~世外~持禄养~刎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