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请在此处输入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ěr字级:一部首:耳笔画:6结构:独体

耳朵。人体五官之一,主听。《老子》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聋。”《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不能两听而聪。”

听觉。《论语·为政》:“六十而~顺。”

附在物体两旁便于提举的结构。《周易·鼎》:“鼎,黄~金铉。”《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雊。”

形状像耳之物。如木耳、银耳、虎耳草。

听,听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君其~而未之目邪?”欧阳修《赠潘景温叟》诗:“通宵~高论,饮恨知何涯。”

连词。相当于“而”。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忘身,国~忘家,公~忘私。”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表示肯定。《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今[鲁]肃可迎[曹]操~,如将军不可也。”

姓。明代有耳元明。

~卜~耳~鉴~界~冷~轮~门~目~剽~食~视~顺~诵~学~衣~属~濡目染~提面命拂~附~聒~缓~黄~斝~卷~里~俚~𫘧~乃~清~酋~入~俗~提~帖~洗~重~属~执牛~贵~贱目面命~提目擩~染舌敝~聋
随便看

 

高三复习网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中常见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536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zjsgf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