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噐qì字级:一部首:口笔画:16结构:上中下 器具。《老子》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韩非子·显学》:“冰炭不同~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后汉书·刘玄传》:“唯名与~,圣人所重。” 器官。范缜《神灭论》:“比干之心七窍并列,伯约之胆其大如拳,此心~之殊也。” 比喻手段。《韩非子·喻老》:“赏罚者,邦之利~也。” 有形的具体事物。与“道”相对。《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木华《海赋》:“且其为~也,包乾之奥,括坤之区。” 才能,本领。《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食之。”《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贬身以救世。” 认为有才能,器重。《后汉书·刘陶传》:“同宗刘恺,以雅德知名,独深~[刘]陶。”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 人才。《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蒋琬,社稷之~,非百里之才也。” 度量,胸怀。《论语·八佾》:“管仲之~小哉。”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包乎天地之外。” 量词。《宋书·张邵传》:“孝武遣送酒二~。” ~观~局~量~能~人~任~识~使~业~宇~质才~材~粹~大~凡~干~公~国~祭~佳~俊~釦~礼~利~令~名~明~冥~全~戎~三~神~什~世~守~寿~体~佃~伟~显~械~亵~凶~严~彝~庸~重~主~梓~宗~廊庙~投鼠忌~宥坐之~藏~待时藏~俟时大~晚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