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問wèn字级:一部首:门笔画:6结构:半包围 询问。《论语·乡党》:“子入大庙,每事~。”《孟子·梁惠王上》:“卒然~曰:‘天下恶乎定?’” 责问,追究。《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 问候,慰问。《诗经·邶风·泉水》:“~我诸姑,遂及伯姊。”《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审问,审讯。《诗经·鲁颂·泮水》:“淑~如皋陶,在泮献囚。”(淑:善。)《汉书·文三王传》:“天子下吏验~,有之。” 聘问。诸侯国之间相互访问的礼节。《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赵威后。” 探讨,研究。《礼记·学记》:“善~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赠送。《国语·晋语六》:“王使工尹襄~之以弓。”《战国策·赵策二》:“故寡人~子以璧,遗子以酒食,而求见子。” 音讯。《左传·庄公八年》:“期戍,公~不至。请代,弗许。”《晋书·陆机传》:“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 介词。向。苏轼《游径山》诗:“~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通“闻”。声望,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远。”告诉。《战国策·齐策三》:“或以~孟尝君。” 姓。 ~对~津~难~寝~膳~事~遗~讯~事杖~牛知马~羊知马按~案~策~雠~存~访~顾~蕙~吉~扣~览~劳~令~名~切~清~庆~荣~审~声~书~淑~推~省~凶~休~恤~学~延~验~音~求田~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