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宋神宗赵顼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宋神宗赵顼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宋神宗赵顼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宋神宗赵顼的事迹|史鉴宋神宗赵顼,又名仲鍼,英宗长子,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生,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卒,终年38岁。
〔注释〕 ①日晏:天晚。②昏:同婚。③更戍法:换班服兵役。 〔相关史料〕 神宗熙宁元年夏四月乙巳,王安石始至京师,时受翰林学士之命已越七月矣。诏安石越次①入对。帝问为治所先②,安石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如何?”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耳!”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③,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几同跻此道!” 又:(神宗熙宁二年)冬十月丙申,富弼罢。时王安石用事,不与弼合,弼度不能争,多称疾求退,章数十上。帝曰:“卿即去,谁可代卿者?”弼荐文彦博,帝默然:良久,曰:“王安石何如?”弼亦默然。 又:神宗在颍邸,维(指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④,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 又: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或言其专,曾公亮因力荐王安石,觊以间琦。琦求去益力,帝不得已从之,以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入对,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然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琦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帝不答。
神宗病甚不能言,宣仁谓曰:“我欲为汝改某事某事。”凡二十余条,神宗皆点头。独至青苗法,再三问,终不应。熙宁初,神宗与二王禁中打球子,上问二王欲赌何物?徐王曰:“臣不赌别物,若赢时,只告罢了青苗法。” 又:元丰中,王岐公珪作宰相。王和父安礼尹京,上眷甚渥⑤,且将大用。岐公乘间奏曰:“京师术者,皆言王安礼明年二月作执政。”神宗怒曰:“执政除拜由朕,岂由术者之言?他日纵当次补,特且迟之。”明春,安礼果拜左丞。珪曰:“陛下乃违前言,何也?”上默然久之,曰:“朕偶忘记,信知果是命耶。” 又:神宗以禁旅骄惰,为简练之法,屯营可并者并之。守约率先推行,约束严峻。或言其持军⑥太急,帝密戒之。对曰:“臣为陛下明纪律,不忍使恩出于臣,而怨归于上。”帝喜。
神宗初,欲破夏国,遂亲征大辽,御营兵甲、器械、旗帜皆备,分河北诸路兵,遂将置保甲民兵。诸路骚动。一日,帝衣黄金甲以见光献太后,后曰:“官家着此,天下人如何?脱去,不祥。”又欲京城安楼橹,后亦不许,但以库贮于诸门。 又:熙宁七年春,契丹遣泛使萧禧来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划。”神宗许之,而难其人。执政议遣太常少卿、判三司开拆司刘公忱为使。忱对便殿曰:“臣受命以来,在枢府考核文据,未见本朝有尺寸侵虏地。且雁门者古名限塞。虽跬步⑦不可弃,奈何欲委五百里之疆以资敌⑧乎?臣既辱使,必当以死拒之,惟陛下主臣之言,幸甚!”帝韪之。忱出疆,帝手敕曰:“虏理屈则忿,卿姑如所欲与之。”忱不奉诏(略)时王荆公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也。”以笔画其地图,命天章阁待制韩公缜奉使举与之,盖东西弃地五百余里云。 又:神宗独用王荆公,尽变法度。一日侍太后同祁王(按吴王颢初封祁)。至太皇太后宫,太皇太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钱。”帝不怿,曰:“以利民,非苦之也。”后曰:“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不若暂出之⑨。”帝曰:“群臣惟安石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耳。”祁王曰:“太皇太后之言,至言也,陛下不可不思。”帝因发怒曰:“是我败坏天下耶?汝自为之。”祁王泣曰:“何至是也?”不欢而罢。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明日,宰相蔡确奏事,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确曰:“方欲奏知。”上曰:“此人何疑?”确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上沈吟久之,曰:“可以刺面配远恶处⑩。”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神庙一日被金甲诣慈寿宫,见太皇太后曰:“娘娘,臣着此好否?”曹后迎笑曰:“汝被甚好,虽然,使汝衣此等物,则国家何堪矣。”神庙默然,遂卸金甲。
熙宁末年旱,诏议改元,执政初拟“大成”,神宗曰:“成字一人负戈。”又拟“丰亨”,复曰:“亨字为子不成,惟丰字可用。”改元丰。
熙宁六年十一月,吏有不附新法者,介甫欲深罪之,上不可,介甫固争之曰:“不然,法不行。”上曰:“闻民间亦颇苦新法。”介甫曰:“祁寒暑雨,小民犹有怨咨者,岂足为虑耶!”上曰:“岂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无耶?” 又:熙宁四年,王荆公当国,欲以朱东之监左藏库,东之辞曰:“左帑有大禁,而年高宿直非便。欲除某人干当进奏院,忘其人名,实愿易之。”荆公许诺。翌日于上前进某人监左藏库,上曰:“不用朱东之监左藏库,何也?”荆公震骇,莫测其故。
神庙博涉多闻,每发疑难,出人意表,讲官每以进讲为难,苏子由以手扪腹曰:“吾每进讲,未尝不汗出也。”
裕陵尝因便殿与二三大臣论事,已而言曰:“尝思唐明皇晚年侈心一摇(11),其为祸有不胜言者。本朝无前代离宫、别馆游豫奢侈,非特不为,亦不暇为也。盖北有狂虏,西有黠羌,汲汲左右(12),吾未尝一日不念之。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大臣皆言:“陛下圣虑及此,二虏不足扑灭矣。”上曰:“安有扑颞之理?但用此以为外惧(13)则可。”
〔注释〕 ①越次:越级。②所先:首要之事。③眇躬:见识浅近。④见称:受到称赞。⑤上眷甚渥:皇上的恩赐格外优厚。⑥持军:管理军队。⑦跬步:一小步。⑧资敌:奉送敌人。⑨出之:罢官。⑩恶处:荒凉之地。(11)侈心一摇:奢侈的风气开始。(12)汲汲左右:为邻国的威胁而耿耿于怀。(13)外惧:使邻国震恐。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