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坠马》 |
释义 | 《坠马》沿着城墙,我们走在那由城墙上的茸乱的草覆盖着的小道上。这小道由于早晨的凉爽格外显得幽僻了。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八日桂林 (1991年花山文艺出版社《艾青全集》第5卷) 赏析这是一篇颂马的小品。作者在转移的路上,看见了一匹因失足倒毙的战马,因而发生了“惊骇”和“无限的颓丧与哀怜”。作者怀着哀怜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不忍离去,看着马倔强地抖动,痛苦地抽搐,伸长颈子,仰起头,用眼睛看着人们。因而想到他可能曾经是一匹军马,曾经在战火硝烟中高昂头颅,“向高空里汹涌着的白云长啸”。曾经在战争中背负着民族的神圣愿望,穿过危险与恐怖,参加战斗。现在虽然倒下了,仍然像“身经百战,永远披着光荣回来的英雄”。它的死,使马的主人垂泪伤悲,使放马的人因此自责,而它自己也表现出无限的懊丧。 作者写的是战马的不幸倒毙,处处都似在写战士的英姿和英魂。歌颂马的献身精神,实际上又是在歌颂战士的身负民族重任,英勇善战,宁愿死在杀敌疆场,不愿死得默默无闻的牺牲精神的高尚可贵。作者因此这样说:“它不是比英雄的史诗似的行动更加值得诗人去讴歌吗?”这里,作者的用笔颇为委婉,一是通过写马来写人,二是通过写马的不幸路毙而又渴望战场厮杀,来表现革命战士的献身精神。这使我们联想到作者的诗歌《吹号者》。他写军队中的号手,“正当他由于一种闪避的启示/任情地吐出胜利的祝祷的时候,/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他寂然地倒下去,/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都深深地爱着的土地上,/然而,他的手/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在另一首长篇叙事诗中也写了一位普通战士的死。“在那夹着春草的泥土/覆盖了他的尸体之后/他所遗留给世界的/是无数的星布在荒原上的/可怜的土堆中的一个/在那些土堆上/人们是从来不标出死者的名字的/——即使标出了/又有什么用呢?”(《他死在第二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艾青写英雄的死和马的死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他们都是普通的战斗者,都死得默默无闻。而正因为默默无闻,更显出其伟大高尚。在反侵略战争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每一个牺牲者都值得我们敬仰和祭奠。但这数万人中,知名者又有几人呢?作者着力写普通人,写普通战士的死和其他血洒前方的战士的死,都是一种意义上的献身,我们都不该忘记他们。 艾青是用诗笔写马的,他把马写得壮美,写得有英雄气概,又有人情:忠诚、机智、勇敢、有理想、能怨悔。这是用一颗革命战士的心去写马的。因为战士从来就把战马当成战友看待。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