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俞大猷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俞大猷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俞大猷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俞大猷的事迹|史鉴俞大猷(公元1503—1579年),字志辅,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俞大猷出身贫寒,少时酷好读书,善长骑射,师从赵本学等人学习兵法。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袭世职泉州卫百户。十四年,中武会试,升任千户,奉命守御金门。后以“越职言事”罪被罢职。二十一年,诏天下举武勇士,俞大猷毛遂自荐,被任命为汀漳守备。因剿除海寇康老有功,升任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三十一年,倭寇大举进攻浙东,俞大猷奉命任宁台诸郡参将,调遣、修造大批战船,适时入海击倭,屡败倭寇,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俞家军”。三十二年,俞大猷会同汤克宽,大败倭寇于普陀山。三十四年,任南直副总兵,取得王江泾、陆泾坝大捷。三十五年,俞大猷为浙江总兵,负责抗倭,连战皆捷,升任都督佥事、都督同知。后遭诬陷,发配大同。在此首创独轮战车,大破敌阵。四十一年,俞大猷调任福建总兵,与戚继光等人配合,取得平海卫之战的胜利。四十三年,改任广东总兵,迅速歼灭潮、惠地区倭寇。至此,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病死,追赠左都督,谥武襄。著有《剑经》。
〔注 释〕 ①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②朱纨:字子纯,号秋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官吏。③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④汤克宽:邳州(今江苏邳县南)人,明朝将领。⑤王江泾:即今浙江嘉兴县北王江泾。⑥陆泾坝:今位于江苏苏州。⑦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⑧明年:即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⑨总兵官:明朝镇守地方之高级武官。⑩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 〔相关史料〕 守备汀漳俞君志辅①,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瞻视在鞞芾之间,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予,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厉孔武也! 是时漳州海寇②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上,数十年无此衄矣。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也。亦可谓难矣! 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餍其口腹之所取;欲逐气闲,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用。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③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获贼在玄钟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万历八年七月)辛卯,赐原任后军都督府佥书。署都督同知俞大猷祭葬如例。 大猷,福建晋江人。少补弟子员,治经术,既而袭官百户,登会举第五人。以功累迁至今官,请老,疏三上,乃许,寻卒于家。 大猷为人廉而好施,能折节下士。至扬历东南,大小百十余战,所向无不剿灭,而沉机持重,不期目睫功,有古大将风云。
俞大猷,字志辅,福建晋江人,世为泉州百户。大猷髫龀④时即倜傥,以豪杰自命。父卒袭官。学骑射。从李良钦学击剑,尽其术。尝谓兵法数起五,犹一身五体,虽将百万之众,固可使合为一人也。 嘉靖中,会举高等,以千户守金门。海盗频发,大猷上书监司言兵,监司呵辱之,曰:“小校安得上书。”杖之,夺官。大猷笑曰:“此岂我自见地耶”遂尽鬻其家,游京师,以书干翟侍郎銮,翟得书惊叹,礼之惊一军,然终不尽用,迁广东都司。会安南叛,入钦、廉为寇,诸司议募陆兵,大猷曰:“贼由海来,当以海舟破之。若专备于陆,贼舍此击彼,我不胜其备,贼不盛其击,彼逸我劳,非计也。”乃多集海舟,连破之永安、万宁,而安南函贼首以献矣。 三十一年,倭寇大扰浙东,大猷旋代汤克宽为苏松副总兵,将卒不三百人,征诸道兵未集,而贼犯金山,战失利。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总督张经大破贼于王江泾、六金坝。战连捷,而其功为赵文华所攘,不叙。而提督张经以赵文华言,坐大猷金山失律,谪充为事官。 既而东南之祸日亟,复大猷浙江镇守。而大猷言:“防江必先防海,水兵急于陆兵。盖倭奴长陆战。令楼船高大,集万铳其上,倭船遇之,辄摧压焦烂。善战者勿以短击长,而以长制短。且海船无他法,在知风候、齐号令,以大舟胜小,以多胜寡耳。”于是用舟师战,而舟山积岁不除之贼皆剿矣。有盗汪直⑤者,以亡命入海,据烈港,勾倭贸易,为逋逃主。天子以连岁倭变皆内诱,责督府胡宗宪,令必得之以自效。宗宪因诱之,大猷言:“直在海岛,非以缯物诱倭来,在彼国则一逋逃夫耳。倭之来不来,非关直之诛不诛也。若诱之来而杀之,则失信,且何以示后?”宗宪不听,诱以来。天子闻得直则大喜,命诛之。于是宗宪恚失信,怏怏曰:“吾为俞帅笑矣!”而群倭闻杀直,焚舟殊死战,大创入闽掠。宗宪惧,乃奏言大猷违节制,不穷追,以为解。而大猷逮诏狱,戍边。 未几,广东饶平民张琏反,流陷江、闽诸州县。召宗宪兼督江、广,合诸道兵二十万讨之,而大猷迁南赣将。宗宪闻琏出行劫,下檄言贼弃巢出,此自投死,其速击。大猷前以违节制见劾得罪,欲言恐祸及,欲不言恐败事,已乃曰:“吾岂以一身之祸忘国事哉。”乃具言:“琏虽离巢出劫,其妻子财宝乃在巢。若我以大兵迫其巢,彼必聚众自救,譬之虎方逐鹿,熊据穴而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还?还而蹙之,如拉朽耳。且三省会击有期,又岂可以数万之师从一夫浪走哉!”于是以兵万五千人疾走柏嵩岭,瞰琏巢。琏果归保巢,而大猷出击,俘斩者千余。乘胜潜使说琏党执琏,已为两广帅所夺。或请讼之,大猷曰:“贼恶其不灭,岂必在己。”翌日班师,不杀一人以示信。升副总兵,加节钺,命控制江、湖、闽、广四道兵,加祖官一级。 会倭陷兴化,大猷自赣昼夜驰赴,而戚继光浙兵尚未至。时上怒督府失泉城,责战急,而闽士夫又汹汹急功。大猷念贼且万人,能战入死地,官军数仅相当,若迫城攻之,彼实我虚,彼饱我饥,彼逸我劳,一挫而东南之事去矣。不若列营以困之,彼欲攻栅以遁,则彼虚我实,彼劳我逸,彼饥我饱,而我师犄角驭之,可使无孑遗。且速战,胜亦可遁,负亦可遁,此贼之利也。迟则我兵日多,贼日益困。盖敌以战为守,我以守为攻。于是星布兵营,画地凿沟,令东西通而列栅其上,贼挑战不动。已竟歼贼,诸将各加秩,而大猷止赐金币。盖闽士夫诟病其缓,已流言闻之朝矣。 倭三万寇潮州,与盗吴平⑥相犄角,为广患。诏移镇湖、广。群盗畏大猷名,竞出降。吴平虽不能坚,然亦诡杀倭自效,遂与倭人绝。于是大猷请于督府吴桂芳曰:“陆贼以出边为生路、山贼以归巢为生路。今潮兵驱贼益深,益深则益以斗耳,是死路也。当大集精兵,十围五攻,无使片甲得还。如兵力单砦不胜,不散之,令得遁去,则迁旷日久,而劳费无已也。”于是将漳兵二万以来,果破平。而御史以招平为大猷负,坐免官,总督吴桂芳抗言于朝,乃得留。 河源、翁源贼李亚元猖獗,吴桂芳令大猷讨之。二源山袤千里,贼据洞如蜂房水窝,介三郡六县之间,而云溪尤固。大猷曰:“此当诱而聚之者也。”遣王鸾者、盛驺从充裨将,为死间,贼得鸾自安,而大猷日发兵击旁诸巢之未下者以趋之。诸巢果皆集云溪以缓讨。乃佯言诛李明,过云溪巢,贼出牛酒犒兵,须臾兵悉集,击破之。于是赏先登,酬死间,而东峒遂平。桂芳上其功云:“董五哨十万之全师,如奕棋着着先手,剪三郡六县小妖逆,如振落次次划平。”以为方叔元老之猷云。 断曰: 大猷为将,事必先周。陈师鞠旅,言必尽谋。水灭倭氛,陆俘琏囚。闽广奠安,漳泉少忧。比之方叔,实称其俦。
〔注 释〕 ①志辅:俞大猷的字。②海寇:即倭寇。③玄钟所:治所在今福建诏安东南。④髫龀:音条趁。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龀:小孩换齿。合指童年。⑤汪直:应为“王直”,《明史》误作“汪直”。明朝海盗首领。⑥吴平:明朝嘉靖时期广东沿海海盗,经常与倭寇勾结,侵扰东南沿海。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