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云》 |
释义 | 《云》《云》 雪莱 我为焦渴的鲜花,从河川,从海洋, 带来清新的甘霖; 我为绿叶披上淡淡的凉荫,当他们 歇息在午睡的梦境。 从我的翅膀上摇落下露珠,去唤醒 每一朵香甜的蓓蕾, 当她们的母亲绕太阳旋舞时摇晃着① 使她们在怀里入睡。 我挥动冰雹的连枷,把绿色的原野 捶打得有如银装素裹, 再用雨水把冰雪消溶,我轰然大笑, 当我在雷声中走过。 我筛落雪花,洒遍下界的峰岭山峦, 巨松因惊恐而呻吟呼唤; 皑皑的积雪成为我通宵达旦的枕垫, 当我在烈风抚抱下酣眠。 在我那空中楼阁的塔堡上,端坐着 庄严的闪电——我的驭手, 下面有个洞穴,雷霆在其中幽囚, 发出一阵阵挣扎怒吼; 越过大地,越过海洋,我的驭手 轻柔地指引着我, 紫色波涛深处的仙女,以她们的爱 在把他的心诱惑; 越过湖泊、河川、平原,越过巉崖 和连绵起伏的山岭, 无论他向往何处,他所眷恋的精灵 永远在山底、在水中; 虽然他会在雨水中消溶,我却始终 沐浴着天廷蓝色的笑容②。 血红的朝阳,睁开他火球似的眼睛, 当启明熄灭了光辉, 再抖开他烈火熊熊的翎羽,跳上我 扬帆疾驰的飞霞脊背; 像一只飞落的雄鹰,凭借金色的翅膀, 在一座遭遇到地震 摇摆、颤动的陡峭山峰巅顶 停留短暂的一瞬。 当落日从波光粼粼的海面吐露出 渴望爱和休息的热情, 而在上方,黄昏的绯红帷幕也从 天宇的深处降临; 我敛翅安息在空灵的巢内,像白鸽 孵卵时一样安静。 焕发着白色火焰的圆脸盘姑娘, 凡人称她为月亮, 朦胧发光,滑行在夜风铺展开的 我的羊毛般的地毯上; 不论她无形的双足在何处轻踏, 轻得只有天使才能听见, 若是把我帐篷顶部的轻罗踏破, 群星便从她身后窥探; 我不禁发笑,看到他们穷奔乱窜, 像拥挤的金蜂一样, 当我撑大我那风造帐篷上的裂缝, 直到宁静的江湖海洋 仿佛是穿过我落下去的一片片天空, 都嵌上这些星星和月亮。 我用燃烧的缎带缠裹太阳的宝座, 用珠光束腰环抱月亮; 火山黯然失色,群星摇晃、颠簸—— 当旋风把我的大旗张扬。 从地角到地角,仿佛巨大的长桥, 跨越海洋的汹涌波涛; 我高悬空中,似不透阳光的屋顶, 柱石是崇山峻岭。 我挟带着冰雪、飓风、炽烈的焰火, 穿越过凯旋门拱, 这时,大气的威力挽曳着我的车座, 门拱是气象万千的彩虹; 火的球体在上空编织柔媚的颜色, 湿润的大地绽露笑容。 我是大地和水的女儿, 也是天空的养子, 我往来于海洋、陆地的一切孔隙—— 我变化,但是不死。 因为雨后洗净的天空虽然一丝不挂, 而且,一尘不染, 风和阳光用它们那凸圆的光线 把蓝天的穹庐修建, 我却默默地嘲笑我自己虚空的坟冢, 钻出雨水的洞穴, 像婴儿娩出母体,像鬼魂飞离墓地, 我腾空,再次把它拆毁 (江枫 译) 【注释】 ①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②以上十行, 亚历山大注释如下:“这几行用诗的语言所描绘的究竟是怎样一种自然现象, 是不清楚的。 但是, 既然闪电是云的驭手, 雪莱也许有可能认为, 影响云的运动的, 是地上的异性电,这种异性电在这里被说成是仙女。而驭手把云驱送到地球上的那一部分, 就是他梦想着仙女或精灵 (即异性电)所在的地方。 又由于这种电的影响,云的下层化为雨水降落,而上层则仍沐浴着蓝天的笑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云的浪漫主义诗歌,云在诗中被诗人尽情地表现,始终充当主角,其实,它不是别的,这就是诗人雪莱自己的化身。 诗的开篇自然清新。这里,在明白的散文化语言下按伏着几乎不屑雕琢的诗意,而这诗意渐渐“起舞”了,写到云用露珠去逗醒在大地母亲怀抱中甜睡的小蓓蕾来开放出花朵时,简直到了令人心醉的地步。云尽情显示博大的胸怀,但却又像孩子般天真任性,从冬到春的过程在雪莱笔下只不过像儿童摆起积木随即推倒一般,云这位无邪的天使也是这么干的,之后便在春雷声中大笑着走过去了,自然变得如此亲切可爱。接下来,诗人分别绘制了几幅“日云图”和“月云图”,各有绝妙。雪莱的观察和感觉敏锐而精确,只有精确才能出真的诗意。看,当朝阳闪耀着它那刺眼的光芒落在云背上时,诗人是如何表现这撼人心神的一刹那!日暮时的云又多么静谧!月夜中的云是怎样的轻柔。风吹下,星月从云后移了出来,但诗人不说云动,反言星星穷奔乱窜,像拥挤的金蜂,夜虽静却不宁。云的气魄远没有穷尽,在下面的诗文中,云作出了冲荡天地的大姿态,表现出了荷马史诗般的气象,诗人大笔画出了暴风骤雨的壮丽和恢宏图景,雄伟而不凶险,猛烈而不鲁莽,完全是一派神化的英雄气概。风云过后的世界柔和醉人,明净爽朗,云不见了,但云是不死的,旋即它又孕育出来腾入天空。超脱生死总是雪莱向往的。 本诗对自然美的歌颂充溢着诗人的主体精神,我们从中既可体会到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关系,也可从一个侧面窥见雪莱本人的美好的个性。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