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2000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诗歌赏析题
释义

二○、2000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诗歌赏析题

[题目]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 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 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 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 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零又一零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 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题解]
考查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纵观全诗,结句中“冰冻严寒”,显然指旧中国的黑暗政治。
答案: C。
随便看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02-2024 zjsgf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9: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