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三、1991年高考上海题 |
释义 | 三、1991年高考上海题[题目]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0题 1.②与①的内容关系是: ( ) A.②是①的补充 B.②是①的引申 C.②是①的举例 D.②是①的强化 2.③④⑤⑥的层次关系是: ( ) A. ③/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3.⑦“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指的双方是______。 4.“从兽类到人类”⑧中的“兽类”指的是_____。 5. “那样”⑨指的是_____。 6. 引用古人的两句话⑩,是从反面强调本段开头说的“书籍是会提高人的”。第一句重点强调要_______ ;第二句重点强调要_______。 7.法郎士把自己比作“图书馆的老鼠”(11),这是: ( ) A. 褒义贬用 B.贬义褒用 C. 褒贬通用 D.褒贬误用 8.第四自然段的文意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书吧”后边(12)还有一句话,最确切的应该是: ( ) A.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 B.让书本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吧 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都在书里 D. 书有助于人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10.从总体上看,最符合上述五段文字思路的一项是: ( ) A. 正反比较最后点明中心 B. 由分到总最后点明中心 C.分别介绍最后点明中心 D. 逐步深入最后点明中心 [题解] 第1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力,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②以《孔子世家》中的记载说明,书可以把两千四百一十九年前的人和事呈现在今人的面前。 答案: C。 第2题。考查文中的层次关系。③—⑥的关系,显然是总分关系。③总说,④⑤⑥都是就“地域的远近缩短了”而言的。 答案: D。 第3题。考查对句义的理解力。应围绕“书”,联系前后文理解。 答案: 指读者与作者,或读者与书中人物 第4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程度。联系前面一句来理解:“……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从兽类到人类……”可据此来对应思考。 答案: 野蛮,庸俗。 第5题。考查词义。前一句说,“……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这句说,“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以此对应思考。 答案: 读书愈多。 第6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力。题干提示原文是“从反面强调”,答案应从正面概述。这两句都是从反面讲读书的时间不能间隔长,意即叫人勤读书,多读书,试题要求分辨“重点强调”,就要同中辨异。黄庭坚的“三日不读书”,此“书”是泛指;梁高祖“三日不读谢玄晖(南朝著名作家)诗”,“谢玄晖诗”,特指名家著作。因此,第一句强调的是泛指勤读书,第二句强调的是多读或勤读名著。 答案: 坚持不懈地读(或: 勤读书) 多读书(或: 多读名家的书) 第7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老鼠”,一般“贬用”,但文中的意思是在图书馆里“一本又一本地吞噬”书籍,因此是贬义褒用。 答案: B。 第8题。考查对段意的理解程度。第四自然段是赞扬苦读精神,认为“这精神将是一切成功的发端”。 答案: 苦读精神是一切成功的发端。 第9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语气上应承接“读书吧”,内容上应与“富有真理的书”衔接。 答案: A。 第10题。考查行文的思路。 答案: D。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