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题画》 |
释义 | 《题画》戴熙 戴熙(1801—1860),清画家。字醇士,号鹿床、榆庵、井东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咸丰翰林,曾官兵部右侍郎,归里后主讲崇文书院。画山水学王翚,笔致清腴,略见板滞。亦写竹石小品及花卉。有《习苦斋诗文集》、 《习苦斋画絮》等。 戴熙是题画诗能手,其作品的内容或形式常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有些甚至可以作为脱离画面而独立的诗作来欣赏。他的有些题画诗,还富有朦胧意味,或是形象的朦胧,或是意境的朦胧,给人以别有一番滋味的感受。例如一首《题画》写道:
第一至四句为第一层,写化身为竹的朦胧感。筠,竹子的青皮,引申为竹子的别称。 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化身为竹的题咏首见于苏轼的《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参见该诗赏析)。这诗是以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来创作的,它描写了画家凭借形象思维进化创作化境的嗒然遗忘状态,这种有潜意识参与的创作过程确实是带有模糊性的,然而苏轼出之以议论的语言,因而写得并不朦胧。 戴熙则不然,他着意要突现这种创作过程的模糊性,因而进一步发挥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把它放到梦境中来写。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妙文: 昔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通“愉”)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惊恐貌)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为周与?…… 这就是庄生梦蝶的著名故事。戴熙则写道,梦里的记忆是模模糊糊的,在梦中似已将自身嗒然化为绿筠。俄然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映在窗上的竹影,却原来是梦中的自身。诗中的境界就是这样地似梦似醒,似幻似真,迷离扑朔,恍惚不定,不知自身化为绿筠,还是绿筠化为自身,正像不知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一样。这种物我两忘或物我同一的境界,正是画家“用志不分,乃疑于神”的结果。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