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诗句出处:《刘相公见访》;是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注释】:
高:
①高。与“低”相对。《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重:重叠。)②指高度。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③高级;上等;优良。《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④岁数大。《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汉书·晁错传》:“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对策: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⑥尊崇。《庄子· 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⑦高尚。《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宗:
①宗庙;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②祖先;祖宗。《汉书 · 宣帝纪赞》:“功光祖宗,业垂后嗣。”③宗族。同祖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④本;主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⑤尊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⑥被别人尊奉的事或人。班固《离骚序》:“其文宏博丽雅,为辞赋宗。”《新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⑦派别。《元史·释老列传序》:“惟所谓白云宗、白莲宗者,亦或颇通奸利。”多:
①数量大,与“少”相对。《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指得治国之道,即行仁政。寡:少。)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②胜过;超过。汤显祖《紫箫记·巧探》:“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相如:司马相如,汉辞赋家。王粲:汉魏间人,貌美多才。)③称赞;着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以此名闻当世。”《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士亦以此多之。”④过分的;多余的。《庄子·渔父》:“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饬(chì)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饬:整顿。泰:太,过于,过分。)刘劭《人物志·体别》:“夫在多疑。”⑤增多。《荀子·天论》:“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⑥通“哆”,不正。《法言·吾子》:“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哇:淫邪的乐声。)⑦副词。表示限定。约相当于“只”、“仅仅”。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寐:
睡;睡着。《诗经·魏风·陟岵(hù)》:“夙夜无寐。”《韩非子·六反》:“人皆寐。”[假寐]不脱衣帽打瞌睡。《左传·宣公二年》:“(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终:
①终了;结束。《诗经·大雅·荡》:“靡(mí)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靡:无。鲜:少。克:能。)《孙子兵法·势篇》:“终而复始,日月是也。”②生命完结;死。《史记·刺客列传》:“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政:人名。)③自始至终。《战国策·魏策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④副词。终归;终于。《战国策·齐策二》:“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⑤尽;全。《老子》:“骤雨不终日。”[终……且……]既……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暴。”(暴:急雨。)是:
①正确。与“非”相对。《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②肯定;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③纠正;订正。《礼记·月令》:“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察:审察。)④表示判断,是。《史记·刺客列传》:“此必是豫让也。”⑤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⑥连词。相当于“于是”。《管子·君臣上》:“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⑦助词。用以前置宾语。《左传·襄公十四年》:“唯余马首是瞻。”[是以]因此;所以。《韩非子·喻老》:“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是故]因此。《孟子·梁惠王下》:“唯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国是]国家大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定国是之诏既下。”梦:
①[名]睡眠中的幻想。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桃灯看剑,~回吹角连营。”②[动]做梦,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与海神战。”③[名]比喻幻想。《荀子·解蔽》:“不以~剧乱知。”中:
(一)①中间。《墨子·经上》:“中,同长也。”(同长:同样长的半径。)柳宗元《天说》:“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②内;在一定的范围内。《孟子·滕文公上》:“国中无伪。”《考工记·巨人》:“国中九经九纬。”③位置、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列子·力命》:“中涂遇东郭先生。”(涂:同“途”。)《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④正;适中。《礼记·玉藻》:“头颈必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汤:殷商国君。)⑤宜于;合于。《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二)zhòng ①符合;适合。《吕氏春秋·怀宠》:“必中理,然后说。”《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②诬蔑;诬蔑别人使受损害。《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后汉书·马援传》:“援亦中病。”- 上一篇:终期再相见,招手复何如。
- 下一篇:朱门势峨峨,冠盖何光明。
- 造反世家
- 造句
- 造型艺术与文学的区别
- 造型艺术只能寻找和集中自然美
- 造恶人有缘觑。
- 造父不穷其马。
- 造父习御
- 造父习御
- 造物主的奇迹
- 造物之气有十:有中气,有纯气,有杂气,有戾气,有似气,有大气,有细气,有闲气,有变气,有常气,皆不外于五行。中气,五行均调精粹之气也,人钟之而为尧、舜、禹、文、武、周、孔,物得之而为麟凤之类是也。纯气,五行各俱纯一之气也,人得之而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物得之而为龙虎之类是
- 造物哀其穷,公来位岳牧。
- 造物小儿
- 造物所忌 缪某
- 造物生贤非无意,偏近中元时节。
- 造福
-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 造粉霜法
- 造纸与雕版印刷
- 造纸和印刷
- 造纸术
- 造纸神 改造文明,后世景仰
- 造船
- 造船业
- 造船习俗
- 造船技术
- 噯
- 噱
- 噴
- 噹
- 嚀
- 嚅
- 嚇
- 嚎
- 嚐
- 嚙
- 政府谍报人员
- 政府财政
- 政府贷款
- 政府贸易代表团
- 政府费用
- 政府造币厂
- 政府邮件
- 政府部门
- 政府部门的工作
- 政府部门职务
-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近三年在宁夏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湖北工程学院近三年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四川师范大学(较高收费)近三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四川师范大学近三年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武汉城市学院近三年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四川师范大学近三年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2024四川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最低395分(含各专业录取最低分)
- 天津传媒学院近三年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合肥大学近三年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牡丹江医科大学近三年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3最低分)
- 老眊
- 老羸
- 老老
- 老耄
- 老苍
- 老莱衣
- 老萊衣
- 老蒼
- 老衲
- 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