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顿悟 [英国]但·罗塞蒂 |
释义 | 顿悟 [英国]但·罗塞蒂何时,何因,却不知详。 只记得门外芳草依依, 阵阵甜香, 围绕岸边的闪光,海的叹息。 往昔你曾属于我—— 只不知距今已有多久, 但刚才你看飞燕穿梭, 蓦地回首, 纱幕落了!——这一切我早就见过。 莫非真有过此情此景? 时间的飞旋会不会再一次 恢复我们的生活与爱情, 超越了死, 日日夜夜再给我们一次欢欣? (飞白译) 【赏析】 罗塞蒂创立先拉斐尔派后不久,在二十二岁时,爱上了一位能诗善画的姑娘伊丽莎白·西德尔。因为她的美貌带有一种梦幻的非凡世的神韵,她从此成了罗塞蒂作画不可或缺的模特儿。因经济困难,他们十年后才结婚,而婚后仅一年多西德尔就死了,是因病服鸦片酊过量致死的。罗塞蒂以自己的全部诗稿为妻子殉葬。七年后,在友人极力劝说下,罗塞蒂才同意挖出诗稿,出版《罗塞蒂诗集》,这些诗以其唯美主义色彩,神秘、象征气氛,如画的细腻和诉诸感官的魅力震动了文坛,同时也招致了最猛烈的攻击,使罗塞蒂身心进一步受到创伤。 罗塞蒂后期诗作中最著名的是组诗《生命之星》,这是一部带神秘主义意味的爱情和哀悼诗集,在罗塞蒂逝世前一年出版。《顿悟》是《生命之星》的第三歌,其神秘色彩特别耐人寻味。 《顿悟》依据的是一种人人都体验过的心理经验: 有时在一个新的地方,会忽然感到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有时遇到一个新的场景,会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我曾经经历过,——若不是真实的,那么只能解释为梦中经历过了。这种心理经验很难解释,也许是由于当前遇到的场景虽然是未曾经历,但记忆中分散储存着若干与此十分相似的要素,在触景生情的一刹那间,这些记忆要素突然接通“电路”,构成一幅虚幻的完形的缘故。灵感的产生不是也这样的么? 诗的第一节叙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场景。 第二节中,诗人再把全景缩成特写——爱人蓦然回首的一个动作。正是这个动作,揭开了遮蔽悟性的纱幕。这不是说爱人的面纱落了,而是记忆的纱幕落了,镜子闪回,“这一切我早就见过!”这里,罗塞蒂不是作心理机制的解释,而是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 不知何时何因,不知多久以前,也许是在前生,也许是在隔世,我们就曾在此同游,而且你曾属于我! 罗塞蒂写这段体验不是平白无故的。整部《生命之屋》都浸透了诗人对爱人伊丽莎白·西德尔的爱和思念,《顿悟》的第三节就是一个思念者作出的关于“轮回”的猜测: 既然今日重现了往昔景象,那么照此类推,时间的飞旋应当在将来重现我们的爱情,从而摧毁使我们永远分离的死墙。这才是《顿悟》一诗要达到的归结。 在佛教中,“轮回”是无边苦海,要竭力从中解脱出来,罗塞蒂却抱着“时间飞旋”的美好幻想,不求从轮回中解脱,只在诗境中祈求这明不可能的轮回出现。 (飞白)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