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紫薇花 |
释义 | 紫薇花白居易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诗人白居易自主客郎中擢升中 书舍人。中书舍人是掌管诏令文书的中书省的郎官,职务清简而位望崇重。舍人之官是多员设置。这些舍人要逐日排班,在每天的早朝之后到中书省的省院中当值,代替皇帝起草诏诰政令。唐代中书省的省院在大明宫含元殿左侧,院中广植紫蔷薇花,因此士大夫习惯上称中书省为“紫薇省”,而中书舍人也跟着有了“紫薇郎”的雅号了。这首诗又题《直中书省》,这可能更符合诗意。编诗的人为了显豁,迳直改为《紫薇花》,实际上紫薇花只是诗意妆点,并非专咏花木。不过白居易以闲适的情趣咏写省中当值,也的确写得俏皮。 首句,“丝纶阁下文章静”,丝纶阁就是中书省。这是用了经书上的话来称述中书省。《礼记》: “王言如丝,真出如纶。”中书省既是代替皇帝立言发制的地方,称它为“丝纶阁”就很恰当了。“文章静”其实是说,闲着没事,不写文章。但是,舍人当值,代王立言,是十分庄重的事,如果以闲豫一类字眼见诸字面,就很不妥当了,有可能被认为是怨望,甚至是讪谤,这是绝对要谨慎的。所以诗人回避了一些,只说“文章静”。文章有什么静与不静呢?其实只是人闲而已。 “钟鼓楼中刻漏长”,此句承上句“文章静”写来。“刻漏”,即宫漏,是古代皇帝宫省中的计时工具。关于古代宫漏究竟是怎样一种形制性状,至今还是一个专门课题,在这里说不清楚,也无须细说。我们大约知道,它是从浮动于漏壶中的箭刻上读出时辰来,然后再以钟鼓声传报远近。显然,这里的刻漏是指昼漏。“漏长”,昼漏迟迟不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省中当值,适逢没有诏草任务,因而感到时间寂寥漫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既然没有差事,就难免孤独闷坐,从早间一直坐到黄昏日暮,无人陪伴。其实舍人之官,相当尊贵,中书省中不会连一个侍候的仆吏都没有,诗人的意思不在无人相陪。他之所以要问“谁是伴”,就是因为要提醒那个“伴”字,以加重第四句的情趣。 “紫薇花对紫薇郎”,全诗四句,前三句浅显明白,诗意全在第四句。在寂寥无绪之中,诗人远近顾盼,忽然瞥见院中盛开怒放的紫薇花,于是和她默然相对,倾注情愫。眼前的紫薇花,含嫣摇曳,何尝不是多情佳人,故故来陪侍在他这个省郎舍人的旁边?这里,诗人把紫薇花拟人化了,把她写得深情脉脉。紫薇郎的“郎”字,本是郎官之义,这里也有了双关意义,含有夫婿的意思。“紫薇花”与“紫薇郎”取成巧对,居中再着一个“对”字,诗人种种的绮思默想都包罗在句中了。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古代的文人,如果过了四十岁,言谈上往往称“老”。白居易做中书舍人时,整整五十岁,早已度过了“而立”与“不惑”之年。在这个年岁,他居然还能在官场中忙里偷闲,写出如此浪漫的少年情怀,这就难怪他始终以多感善感而自负自诩了。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