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燕歌行 |
释义 | 燕歌行诗词简介: 唐代诗人高适(702—765)作。这首诗不仅是高适的代表作,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它的突出特点是:不只描写一时一地或某次战役的情景,而是以雄健有力的笔触,对开元年间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真实、广泛、深刻的艺术概括,有很高的典型性。诗中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慷慨应征、转战绝域,以至久战不归、两地相思、军中官兵苦乐悬殊和荒凉的塞外图景等,一一写入诗里。由于表现的生活场景广阔多样,它所揭示的主题思想也很丰富复杂。诗人既热情歌颂士卒们勇往直前、不怕牺性的爱国热情,也揭露了统帅骄傲轻敌、荒淫误国的罪恶行径,还讽刺了朝廷腐朽昏庸,用人不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用鲜明的对比尖锐地揭露军中的阶级对立,使人触目惊心。诗的结尾,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诗句,表现对古代良将的怀念和对现今统帅的怨愤,真是感慨无穷。 《燕歌行》真实地表现出士卒在不同时间、场合的不同心理状态,刻划了士卒思想性格的各个方面。诗人有时用惨淡凄凉的自然景物来渲染衬托他们的心境,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有时在奔放跳宕的叙述中表现他们激昂的情怀,如“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有时则直接揭示他们的思想活动,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诗中抒写的感情,有时雄迈高亢,有时幽怨缠绵,有时沉痛悲愤。各种不同的情感错综交织,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全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音韵流利婉转,起伏跳跃,与士卒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谐一致。多变化的散句和工整的对偶句交替出现,形成散中有整、整中有变的特点,加强了艺术表现力。《燕歌行》确是一首以爱国主义激情为基调的、苍凉慷慨的悲壮之歌。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