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灞陵行送别 |
释义 | 灞陵行送别(唐)李白
【题解】 灞桥亦作霸桥,在西安城东约10公里处,横跨灞水,因其地有汉文帝陵墓,故称“灞陵”。春秋初秦穆公时,为了与东方诸侯争雄,改滋水为灞水,即于此建桥梁,至汉时成为出入长安的交通要道,唐代在桥上设立了驿站,人们送客东行多到此折柳赠别,故又名“折柳桥”、“销魂桥”。原桥遗址尚在,现有重建的新桥。此诗描写了浩浩灞水、古树春草、路歧古道及落日浮云诸景色,从萧索悲凉之景中流露出伤心离别之情。 【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太原早秋》诗。 【注释】 ①灞水:源出陕西蓝田县,经长安过灞桥北注入渭水。②路歧:歧路、岔路。③王粲:建安时代著名诗人之一。汉献帝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王粲离长安南奔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④西京:即长安。⑤紫阙:帝王所居之宫城。浮云:喻指奸佞之臣。⑥骊歌:指古逸诗《骊驹》,离别时唱的歌,歌词曰:“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绝:极点。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