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游沙湖 |
释义 | 游沙湖(《东坡志林》)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时苏轼贬处黄州(今湖北黄冈) 。 苏轼于元丰三年抵黄州贬所后不久, 即买地开荒,掘井筑室,躬亲农事。他“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在当地结识了不少朋友,本文提及的庞安常,即是其中一位。 开篇交代沙湖所处方位及别名后,随即转换笔锋,说明自己赴沙湖,本不在于“游”,而是“买田其间”,因“相田得疾”而逗留其地。于是因疾寻医,因闻庞安常善医而前往求疗,渐次过渡到对庞安常形象的描写。作者刻画名医,遗貌取神,只抓取“善医而聋”的特征,寥寥数笔,便把人物高超的医术、颖悟的性格勾画出来。其间穿插的几句戏言,初读似作者兴会所至,涉笔成趣,细味之下,又妙合人情。它不仅把名医相待的热情、两人一见如故的亲密融洽和盘托出,而且“皆一时异人”五字,表明庞安常耳虽聋而性颖悟,不同常人;作者疾在身而开朗幽默,此又不同常人。这样,就为下文写结伴同游作了铺垫。 文章从“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起,步入“游沙湖”正题。沙湖之美,美在寺、泉、溪互为映带,清丽而无浓艳之色,秀逸而无瑰奇之姿。作者写景,既不施浓彩重墨,也不尚精雕细刻,运笔十分从容: “寺在蕲水(治今湖北浠水) 门 (城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 (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古朴的寺庙、甘甜的清泉、西流的兰溪,经作者淡淡写来,相映成趣,宛如一幅风格淡远的水墨画。文末,作者又别具机杼地作《浣溪沙》词一阕。 词的前三句写途中见闻: 山下兰溪之畔,兰草芽短; 松间沙路之上,洁净无泥;萧萧暮雨之中,杜鹃声声。所写之景,恰于上文互为补充。末三句即景抒情: 谁说青春一去不再复返?兰溪之水尚能西流,白发虽已新添,不必徒伤老迈。三句语含机锋,融入哲思理趣,充分体现了苏轼虽遭弹劾贬谪,却能看破忧患、从容自处的生活态度。结末以欢饮而归收束,结得洒脱,不见蛇足。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