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诗文 | 张廷玉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张廷玉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张廷玉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张廷玉的事迹|史鉴张廷玉(公元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直南书房,雍正继位,赐荫生视一品,擢礼部尚书,充顺天乡试考官,公正尽职。累进保和殿大学士。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军机处,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规制均出其手。乾隆时深得信任重用,加封太保。前后居官50年,曾先后纂修康熙、雍正《实录》,并任《明史》、《清会典》等总裁官。为清前期颇有作为的名相之一,谥号“文和”。有《澄怀园全集》传世。
〔注 释〕 ①谳定:审判定案。②悬车:古代退休之礼。③踳(chun)驳:舛谬杂乱,驳杂。 〔相关史料〕 (清)世宗御宇时,桐城张文和公廷玉渥承恩遇,然廉正自守,不争权利。各省督抚入京,以同年宿谊馈文和,不过葛纱二事。文和笃爱长子阁学苦霭。阁学少年科第,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一日,文和至庶僚家,见名人山水画幅,归语阁学,称善者再。既逾日,则悬阁学斋壁中。文和审视毕,语阁学曰:“我无介溪之才,汝乃有东楼之好矣。”阁学跪谢良久,旋归画其主乃已。
桐城张文和公廷玉,晚年颇以谦抑自晦,遇启事者至,动云:“好好”。一日,有阁中胥吏请假,问何事。曰:“适闻父讣。”张习以为常,亦云:“好好”。人皆掩口而笑。而张未知。
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预告大学士桐城张公考终里第。遗疏入,谕曰:“致仕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宣力年久,勤劳夙著,受意最深。前以其年届八旬,特加体恤,许令退休,实朕优念老臣本怀。至于配享太庙,系奉皇考遗诏遵行,非为臣子者可以要请,及朕赐诗为券,又不亲赴宫门谢恩,自不得不示薄谴①,用申大义,今遽闻溘逝。皇考之命,朕何忍违!且张廷玉在皇考时,勤慎赞襄,原属旧臣,宜加优恤。应仍谨遵遗诏,配享太庙,以彰我国家酬奖勤劳之盛典。”寻赐祭葬如例,谥文和。本朝百余年,未有汉文臣得与配享者,非常之典,公独当之。于戏,盛矣! 公字衡臣,一字砚斋,太傅文端公英仲子②也。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直南书房。受知圣祖,荐加优擢,由洗马五迁至刑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六十年,调吏部左侍郎。当是时,公以名相子回翔卿贰,文学经济,已岿然负台辅望矣。明年,世宗御极,即命公协同翰林院掌院学士,供几筵祭告文字。初政殷繁,谕旨日数十下,公承命应奉,精敏详赡,悉称旨。十二月,擢礼部尚书。雍正元年,奉命为诸皇子师,加太子太保,兼掌院学士,充经筵日讲起居注官,转户部尚书。御制诗赐之,有“大政资经画,讦谟待讨论”之句。三年,署大学士事。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户部、翰林院事。明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又明年,晋保和殿大学士,兼署吏部尚书。七年,晋少保。 方是时,西北两路用兵,上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虞泄漏,始设军机处于隆宗门内,为承旨出政之总汇。公与鄂尔泰公同为军机大臣,诸格式皆公所奏定也。军机职掌,在恭拟谕旨,凡内外臣工所奏,皆面取进止,明发上谕,其有旨敕议者,审可否以闻。凡明发谕旨,皆下内阁,以次及于部科。若指授兵略,诰诫臣工,及查核刑政之失当者,为寄信上谕,密封交兵部驰递。自立军机处,内阁之任遂轻。内而部、院、寺监,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外而各直省督、抚、学政、提督、总兵官、盐政、榷使、各将军、参赞、办事大臣,迄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又无日不召对,上所巡幸,无不从,而四方章奏,亦皆以折代本。径达军机处。某内阁本章,率依列题达而已,甚或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亦下军机处审定。故本朝军机大臣之任,最为繁重焉。八年夏秋间,圣躬违和③。十月,始愈,诏奖公及蒋公廷锡“赞襄机务,公正无私,周详妥协,数月中得以静养调摄者,皆赖翊赞之力,各赏轻车都尉,仍各加二级。” 公至是登朝垂五十年,长祠林二十七年,主揆席二十四年,凡军国大政,承旨商度,恪勤匪懈,造膝对扬,率移晷漏④。其所筹画非可以一事名,非可以形迹数。观雍正以来数十年间,吏治肃清,人民乐业,沐三圣涵濡之泽,而公雍容坐论,极人世遭逢之盛,则其慎密周详,所以翊赞圣谟者,可想见其概矣。公典领机要,朝廷大制作,多出公手。修《三朝实录》、《玉牒》、《会典》、《治河方略》、《国史》、《明史》诸书,皆为总裁。自康熙丙戌迄乾隆丁巳,与分校者三,主顺天乡试者一,主会试者三,廷试朝考,皆公首为阅择,一以公慎将之。佐司寇时,山东盐贩纠众为不轨,青州民倡邪教,有司捕系百五十余人,株连未已。公奉命出按,戮七人,遣三十五人而谳定。在吏部,绝苞苴⑤,杜请托,铨政肃然,浙江、江西界连闽广,流民入深山种麻,结茅以居,号“棚民”,不隶州县,为良民害。公请编户籍,行保甲,消慝弭患,至今贴然。尝条奏慎刑二事:一、刑部遇各衙门送犯,不论事之大小,犯之首从,俱收禁,致累无辜,请分别收禁取保,如外省例;一、刑部引律例,往往删去前后文,止摘中间数语,即以所科之罪承之,甚有高下其手,影射比拟者,请令都察院、大理寺驳正,扶同草率先罪之。疏皆下九卿议行。又令申:妇人年三十以内,守节至五十者,得旌,公建议以未五十而卒者,乃享年不永,非守志不终,请以守节至十五年者一体旌表。著为令。翰林为培才地,公有所荐举,即擢用,终不使其人知。诸所陈奏,虽家人子弟,不得以间请也。 方公之致仕也,召见时,奏及配享事,谓上年奉有“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之谕,恐身后难邀异数,外间亦有此论,免冠叩首,请上一言以为券⑥。上问外间议论为谁,公对:“史贻直即有此论。”上知公素与史公不洽,遂允特颁谕旨,并赐诗以安其心。翼日,公当入谢,适大风畏寒,恃恩眷有素,令仲子若澄赍折奏谢,未亲诣宫门。上不怿,将传旨诘问。次日,公早至,上疑军机处有泄漏者,屡降旨切责,下廷臣议奏,且曰:“张廷玉之罪,固在于不亲至谢恩,尤在于面请配享。其面请之故,则由于信朕不及。廷玉事朕十有四年,朕待群臣,事事推心至腹,而伊转不能信,忍为要挟之求乎!”廷议以公大不敬,请夺爵职,留京待罪。公具疏引罪。有旨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濒行,赐御制诗手书二卷,御用冠服、数珠、如意等物,派内臣往送。家居六年,薨,寿八十有四,既薨,仍得与侑享之典,圣主优老成,全国体,可谓恩礼始终矣。 公性孝友。子姓戚党,列仕籍者数十人,皆约以礼法。在政府,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凡馈礼值百金,辄峻却之。生平无声色玩好之嗜,退食泊然无所营。时手一编,安坐室中,阒若无人。
(张廷玉)性宽厚,而驭吏特严。长吏部时,知有蠹吏张某者,舞弄文法(文法:指律令判决),中外官屡受其毒,人呼为“张老虎”。公命所司重惩之,朝多为营救,公不为动。时称公“伏虎侍郎”。一日坐堂上理事,曹司(曹司:部里的属官)持一牒来,曰:“此文元氏县误书先民县,当驳问原省。”公笑曰:“若‘先民’写‘元氏’,外省之误;今‘元氏’作‘先民’,乃书吏略添笔划为需索计耳。”责逐黠吏,而正其谬。同官服其公敏。
〔注 释〕 ①薄谴:轻微惩罚。②仲子:第二子。③违和:身体不适。④造膝对扬,率移晷漏:每次与皇帝交谈,都要很长时间。⑤绝苞苴:杜绝私人关系。⑥为券:为凭证。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