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有效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设计、计算和分析,深入理解能源高效转化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工作。高考网汇总整理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详情,供查阅!  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好找工作吗?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好找工作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当然,毕业生要想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找到一份好工作,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 新能源发电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也可以参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新能源汽车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能源管理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能源规划等工作,为企业和政府提供能源管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新能源材料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工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材料支持。  三、2025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专业。在2025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也尤为重要,那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哪所最好呢?以下是软科2024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从软科2024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数据中可以看到,共有87所院校上榜。排名第一的大学是西安交通大学、等级为A+、总分60。 专业 | 学校 | 等级 | 排名 | 总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 | 6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2 | 57.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 | A+ | 3 | 53.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重庆大学 | A | 4 | 51.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5 | 51.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东南大学 | A | 6 | 48.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南大学 | A | 7 | 46.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江苏大学 | A | 8 | 4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43.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上海理工大学 | A | 10 | 42.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东北大学 | A | 11 | 42.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12 | 4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吉林大学 | A | 12 | 4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山东大学 | A | 12 | 4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15 | 42.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河海大学 | A | 16 | 4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京工业大学 | A | 17 | 40.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B+ | 18 | 3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 | 19 | 37.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20 | 3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 | B+ | 21 | 34.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2 | 34.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23 | 34.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东北电力大学 | B+ | 24 | 3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25 | 33.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26 | 33.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京大学 | B+ | 27 | 33.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28 | 32.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29 | 32.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30 | 32.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方科技大学 | B+ | 31 | 32.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上海电力大学 | B+ | 32 | 31.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开大学 | B+ | 33 | 31.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扬州大学 | B+ | 34 | 31.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35 | 30.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深圳大学 | B+ | 36 | 29.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B+ | 37 | 29.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38 | 28.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39 | 2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长安大学 | B+ | 40 | 27.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41 | 25.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B+ | 41 | 25.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京林业大学 | B+ | 43 | 25.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青岛大学 | B+ | 43 | 25.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45 | 25.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疆大学 | B+ | 46 | 24.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47 | 24.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贵州大学 | B+ | 48 | 24.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24.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B+ | 50 | 2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天津商业大学 | B+ | 51 | 23.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安徽工业大学 | B | 52 | 23.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云南大学 | B | 53 | 23.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4 | 2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5 | 22.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B | 56 | 21.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57 | 21.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B | 58 | 20.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常熟理工学院 | B | 59 | 20.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59 | 20.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安石油大学 | B | 61 | 20.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云南师范大学 | B | 62 | 20.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东北农业大学 | B | 63 | 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63 | 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山西大学 | B | 63 | 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66 | 19.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石河子大学 | B | 66 | 19.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上海电机学院 | B | 68 | 19.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B | 69 | 19.4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长江大学 | B | 70 | 19.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71 | 1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江苏海洋大学 | B | 72 | 18.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北大学 | B | 72 | 18.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74 | 18.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75 | 18.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常州工学院 | B | 75 | 18.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河北北方学院 | B | 77 | 18.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华北理工大学 | B | 78 | 17.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B | 78 | 17.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重庆理工大学 | B | 80 | 17.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80 | 17.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济南大学 | B | 82 | 17.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河南理工大学 | B | 83 | 17.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84 | 16.9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江西理工大学 | B | 85 | 16.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南京工程学院 | B | 85 | 16.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盐城工学院 | B | 85 | 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