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字词 | 风行草偃 |
释义 | 风行草偃 偃:倒伏。风吹在草上,草就倒伏。比喻上位者以德化民之效。《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于上。”也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三国志·吴书·张纮传》“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裴松之注:“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风行草偃,其势必然。”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出入者谓之邪说异端,谓之非圣无法,风行草偃,民遂移风。”亦作“风向草偃”。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庶事之康,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弦不调而索清音哉!”亦作“风行草从”。 《后汉书·郎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亦作“风行草靡”。《南齐书 ·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筭所指,龙举云属。”亦作“草偃风从”。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上之化下,草偃风从。”亦作“草偃风行”。《陈书·宣帝纪》:“草偃风行,冀以变俗。”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十圣三贤当路,亦须草偃风行;四方八面俱来,无不投戈散地。”《官场现形记》二○回:“居然上行下效,草偃风行。”亦作“草靡风行”。唐·白居易《请行赏罚以劝举贤策》:“得人者,行进贤之赏;谬举者,坐不当之辜。自然上下精详,远近惩劝,谨关梁以相保,责辕轮以相求。俾夫草靡风行,达于天下。”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汉语字词典收录116647条汉语字词,基本涵盖了常用汉语字词的翻译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