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颐指气使
用面部表情和神色示意来指使别人。形容得势者的傲慢态度。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唐自昭宗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振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明·朱鼎《玉镜台记·击帻》:“公卿颐指气使,果然鼠凭社贵,真个狐借虎威,好气势也呵!”梁启超《爱国论》:“入则坐堂皇,出则鸣八驺,颐指气使,穷侈极欲也。”亦作“颐指气役”。宋·刘挚《论王中正、李宪、宋用臣、石得一》:“监司帅守而下事宪也如父兄,而宪之颐指气役之也如奴隶。”亦作“目指气使”。用目光和神色表示对别人的指使。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汉书·贡禹传》:“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颜师古注:“动目以指物,出气以使人。”亦作“目使颐令”。《新唐书·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