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蟹匡蝉
匡:背壳。 :蝉的针吻。 《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陈澔集说引朱氏曰:“丝之绩也,必由平匡之所盛,然蟹之有匡,非为蚕之绩也,为背而已。首之冠者,必资平之所饰,然蝉之有,非为范之冠也,为喙而已。兄死者必为之服衰,然成人之服衰,非为兄之死也,为子皋而已。”后因以“蟹匡蝉”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蔡延庆所生母亡,不为服久矣,闻李定不服所生母,为台所弹,乃乞追服。乃知蟹匡蝉,不独成人之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