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胸有成竹
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歧路灯》二九回:“岂知皮匠胸有成竹,早把火刀、火石,摸在手中,一敲就着。”巴金《谈〈灭亡〉》:“其实电影导演拍故事片,也是胸有成竹。”亦作“成竹在胸”。《歧路灯》七九回:“既已成竹在胸,何难借笔于手。”《官场现形记》五七回:“单道台得意洋洋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所谓“成竹在胸”,凡事有了把握,依着条理办去,总没有办不好的。’”茅盾《过年》:“老赵也早有成竹在胸,如果小李这话兑现,他就让老婆带了孩子去代表自己。现在,这一切都完了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