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耳提面命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谓不但当着面讲,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恳切热忱地教诲。明·朱之瑜《答奥村庸礼书十二首》之六:“前札谓耳提面命,不遗底蕴,贤弟其亦知不佞之所至耶?”《镜花缘》八四回:“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着历练历练。”亦作“耳提面训”。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而对于秦始皇,也俨然就像在耳提面训的一样。”亦作“耳提面诲”。明·王守仁《谏迎佛疏》:“佛能方便说法,开悟群迷……然必耳提面诲而后能。”亦作“面命耳提”。宋·刘克庄《拟撰科诏回奏》:“幸以翰墨小技,待罪视草,词意有未稳处,仰荷明主亲洒奎画,不啻面命耳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