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杀身成仁
谓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旧唐书·忠义传序》:“有若仲由之结缨,鉏麑之触树,纪信之蹈火,豫让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宋·苏轼《乞将章疏付有司札子》:“夫君子之所重者,名节也,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杀不可辱之语。”《东周列国志》一○一回:“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亦作“杀身成义”。《北史·崔鉴等传论》:“杀身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