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敬授人时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沈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凡民事早晚之所关也。”《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民时”。敬:郑重,严肃。人:百姓,民众。时:天时,时令,此指历法、历书。封建社会中,历书由皇帝颁发。本谓郑重其事地将历法交予百姓,使之掌握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指皇帝向天下颁发历书,使天下遵行,不违农时,以求丰收。《元史·仁宗纪一》:“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亦作“敬授民时”。《汉书·王莽传中》:“月刑元股左,司马典致武应,考方法矩,主司天文,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力来农事,以丰年谷。”《艺文类聚》卷三九引南朝·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梁书·元帝纪》:“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垂之千载,贻诸百王,莫不敬授民时,躬耕帝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