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捕风捉影
形容事物虚无缥缈,没有根据。《朱子语类》卷八:“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红楼梦》九五回:“袭人心里着忙,便捕风捉影的混找,没一块石底下不找到。”《镜花缘》一二回:“又有一等唆讼之人,哄骗愚民,勾引兴讼,捕凤捉影,设计铺谋,或诬控良善,或妄扳无辜。”亦作“系风捕景”。《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南朝宋·谢惠连《秋胡行》:“系风捕景,诚知不得,念彼奔波,意虑回惑。”亦作“系风捕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言萧史所游萃处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风捕影之论。据实,本所未辨,聊记奇闻以广井鱼之听矣。’”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亦作“捕影系风”。《梁书·李孝绰传》:“但雕朽杇粪,徒成延奖;捕影系风,终无效答。”亦作“捕风系影”。宋·朱熹《答蔡季通》:“虚无恍惚,如捕风系影,圣人平日之言,恐无是也。”又《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用意愈深而去道愈远也。”亦作“捕影拿风”。元·吴昌龄《东坡梦》三折:“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做一场捕影拿风?”亦作“捉影捕风”。《金瓶梅》九二回:“他许人话如捉影捕风,骗人财似探囊取物。”清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是事如捉影捕风,杳无实证;又不可以刑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