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忠孝节义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节、义当时也作别的解释,是旧时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宋·洪迈《夷坚丙志·忠孝节义判官》:“洵跪问曰:‘叔父今何之?’曰:‘吾今为忠孝节义判官,所主人间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事也。’”清·汤斌《处士孙君传》:“君独日携书卷,坐古柏下,与人语唯经史及古今忠孝节义事,娓娓不倦。”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他爱看个唱本本、戏本本,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亦作“忠孝节烈”。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