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得心应手
语出《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后以“得心应手”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形容技艺或学识炉火纯青,应用自如。也形容做事顺心如意。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伯申能办轮船公司,但在这习艺所上头,未必能得心应手。”亦作“得手应心”。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