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徒有虚名
谓有名无实。晋·干宝《晋纪总论》:“怀帝承乱之后,得位羁于强臣;愍帝奔播之后,徒厕其虚名。天下之政,既已去矣,非命世之雄,不能取之矣。”《三国演义》九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老残游记》七回:“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亦作“徒有其名”。唐·张九龄《上封事书》:“[刺史、县令]多非其任,徒有其名。”清·颐琐《黄绣球》一七回:“现在外面各省的女学堂,不是说什么内容败坏,就是徒有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