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应接不暇
暇:空闲。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镜花缘》七二回:“只见各处花光笑日,蝶意依人,四壁厢娇红姹紫,应接不暇。”也形容事物纷繁,接踵而至,使人应付不过来。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陶尚书毂,奉使江南,恃才凌忽,议论间殆应接不暇。”《醒世恒言》卷三五:“那边才叫‘某大叔,有些小事相烦’,还未答应时,这边又叫‘某大叔,我也有件事儿劳动’。真个应接不暇,何等兴头。”叶圣陶《感同身受》:“不过来得太多了,叫我们简直应接不暇。”亦作“接应不暇”。《镜花缘》八五回:“但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