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城狐社鼠
《晏子春秋·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城墙上的狐狸,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人。《晋书·谢鲲传》:“及[王]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明·许自昌《水浒记·约婚》:“城狐社鼠,扰朝廷,毒闾阎。”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亦作“社鼠城狐”。唐·魏徵《群书治要序》:“社鼠城狐,反白仰黑。”清·洪昇《长生殿·疑谶》:“不堤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梁启超《改盐法议》:“作弊之技,愈久愈精,社鼠城狐,去之无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