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寒蝉:晚秋的蝉。秋蝉因寒冷不再鸣叫。比喻人不敢说话或默不作声。梁启超《上鄂督张制军书》:“而阁下顾噤若寒蝉,未闻一伸前说,何其无记性欤?抑无血性也!”鲁迅《两地书》一:“而何以校内学生,对于此事亦日见其软化,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噤若寒蝉,或则明示其变态行动?”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六:“这个报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坏,遇着中国出了什么坏事,便张大其词;偶遇中国有了好事,便噤若寒蝉。”杨沫《青春之歌》二部三八章:“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