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咬文嚼字
过分地斟酌字句。后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整篇、整段的精神实质。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二折:“又则道俺咬文嚼字。”《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好词,好词。关情之处,令人泪落,真一时名手! 怪不得他咬文嚼字,明日元宵佳节,正须好词,不免赦其罪犯,召他转来,为大晟乐正供应词章。”《隋唐演义》六回:“如遇患难,此辈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毙,何足为用?”后也用以讽刺讲话卖弄学识。《金瓶梅》五○回:“见他铺眉苫眼,拿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歧路灯》七七回:“咬文嚼字,肉麻死人。”茅盾《腐蚀·十一月十日》:“嗳哟,你还来咬文嚼字呢! 干脆一句话,可注意到了没有——有人跟住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