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浦珠还
《后汉书·孟尝传》:“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物失而复得。明·单本《蕉帕记·窃珠》:“元来是一个青梅,一绺纸条,有诗四句,合浦珠仍返,天涯人不归,王关孤月冷,洒泪透征衣。”《聊斋志异·霍女》:“女笑曰:‘妾生平于吝者则破之,于邪者则诳之也。若实与君谋,君必不肯,何处可致千金者?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乃雇役荷囊,相将俱去。”亦作“珠还合浦”。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珠还合浦,波含远近之星。”《野叟曝言》三七回:“闻未家只有两女,其幼者已沈西湖,生死未卜,方才老伯说是两位小姐,想已珠还合浦矣。”亦作“合浦还珠”。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昔者石门酌泉之事,合浦还珠之风,日月迁绵,规程革易。”明·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合浦还珠喜不胜,小星恰合古人情。”亦作“还珠合浦”。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倘长大成人,未免见鞍思马,睹物伤情,虽没处讨你父母,或者婆婆天年未终,犹得还珠合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