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卤莽灭裂
卤莽:粗鲁。灭裂:轻薄。《庄子·则阳》:“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后用以形容做事草率苟且,粗鲁莽撞。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卤莽灭裂,徒费粮种,只见有害,未闻获利,此未为策之善。”《三侠五义》九八回:“虽则是失了征战的规矩,却正是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灵活,决不是卤莽灭裂、好勇斗狠那一番的行为。”亦作“鲁莽灭裂”。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江西第五次反‘围剿’,我军全然不讲退却,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