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词汇 高考汉语字词 高考文言文 古诗文阅读 旧版资料
字词 | 分庭抗礼 |
释义 | 分庭抗礼 抗:对等。意谓宾客与主人分立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相待,不分上下。《史记·货殖列传》:“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后用来比喻地位、权势、力量相当,不分上下或互相抗衡。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隋唐演义》五七回:“公主乃金枝玉叶,妾乃裙布愚顽,既蒙宽宥,已出望外,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亦作“分庭伉礼”。《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
随便看 |
|
高三复习网汉语字词典收录116647条汉语字词,基本涵盖了常用汉语字词的翻译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