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精编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强调主体自我价值的特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不同主体的相互性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也是当今世界实现合作共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突出表现为对五种相互性关系的不懈追求。
    

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互敬互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点。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修已以敬”“仁者爱人”,其中“敬”和“爱”的对象都是“人”,即“他人”。这里的“人”,不仅包含社会中有地位的上层人,也包含庶民百姓。如何做到敬人爱人?从个体层面,孔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考虑到他人的喜好和厌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从国家层面,孔子强调“为国以礼”。“礼”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从相互性的角度规定了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相互的“和"。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天地化生万物的方式。孟子认为,天地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人和”。董仲舒认为,“和"是天地间最美的德。中国古人讲“和”,讲“同一”,然而,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与对方苟同。孔子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不同主体间的平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老子认为“天道无亲”,天道自然地调节着人与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占有。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盂子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关系。墨子认为选贤任能要一视同仁。韩非子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更是农民阶级的愿望。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标准,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周易》强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说:"“宽则得众。”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些格言,均是教人更多检视自己的言行,宽厚待人,包容他人的缺点或过失。老子认为,只有像大海那样,善于处下, 容纳百川,始能成为百谷之王。这种宽厚包容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的忠诚互信。老子认为,轻易许诺别人,必然困难重重,一旦失信,别人就不再信任他。孔子认为,“诚信”是“立言”“为人”“做事”的大道。他时常要求学生“谨而信”“敬事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个人如果缺乏诚实品格,做事不守信义,就不能立身于世,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荀子则强调:“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汉代王充进一步认为,“精诫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无价,只要心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摘编自成龙、王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一贯重视相互敬爱、“和”、平等、包容和守信等五种相互性关系。
    

B.君子虽然贵“和”,但反对无原则地随波逐流,为取悦世俗而改变自己正确的立场和主张。
    

C.调节地位财富,追求理想及法律面前平等,只是中国社会追求的社会不同主体间的平等。
    

D.与人交往,不轻易许诺和“言而有信”,都是恪守“立言”“为人”“做事”的诚信大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差异。
    

B.文章采用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证宽厚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C.文章论证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敬爱关系时,是按从个体层面到国家层面的逻辑进行的。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性价值观的五种相互性关系的突出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从不同主体相互性视角解决问题,与西方文化重自我的狭隘观念不同。
    

B.规定社会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是“为国以礼”的重要原因。
    

C.宽厚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能反省自己、宽厚待人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就事业。
    

D.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性价值观的阐发,有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核电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中国首部核安全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
    

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机组密集投产,三代核电并网拉开帷幕,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核电项目开工进度有望加速。未来核电市场空间或将迎来动态的、持续的释放周期。
    

(摘编自《生态环境部:新核电项目正处前期准备过程中》,《上海证券报》2019年9月4日)
    

材料二
    

国内新建常规核电机组冰封已久,2019年有新的常规核电机组获批,标志着三年“零核准”后国内新建核电已按下重启键。继2015年核准8台新建核电机组后,2016年中国未核准新的核电项目,2017年内唯一开工的项目是中核集团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的示范快堆工程,2018年国内新建核电项目再度出现“零核准”。以上核准开工节奏不仅远低于行业预期,也低于国家能局《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所提出的“年内计划开工6-8台机组”规划。
    

等待正式开工的福建漳州一期、广东太平顶一期共4台机组均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这4台机组将成为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后的首堆工程。
    

(摘编自《三年“零核准”后国内核电破冰重启.福建漳州等项目获核准》,《澎湃湃新闻》2019年7月27日)
    

材料三
    

日本《东京新闻)9月3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向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
    

文章介绍,除了巴基斯坦在建的两座机组外,英国的布拉德韦尔核电站也确定将使用“华龙一号”技术。有关向南非和阿根廷出口核电技术的谈判也在进行中。“华龙一号”以法国技术为基础,由中国两家国有核电企业独立研发。文章称,“华龙一号”技术提高了反应堆的抗震性能,无论技术还是安全性能,都被置于达到发达国家最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高度,而且据说建设成本不到欧美同等规模核电站的一半。
    

(摘编自《无惧外部杂音中国力推核电技术“走出去”》,《参考消息》2019年9月4日)
    

材料四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表示,中国自发展核事业以来,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坚持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和技术,在近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我国80%以上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2018年,12台运行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世界领先。
    

刘华表示,在选址阶段及建设建造前应强化科普宣传,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确保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公开核设施的安全状况。
    

刘华表示,中国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签订了50多份核安全合作协议,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新兴核电国家建立密切联系,加强专家交流技术合作、高层互访。同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开展与核安全相关的培训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分享中国的安全经验,以提升各国安全水平、安全能力。
    

(摘编自《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和技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9月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核电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目前已运行及在建的核电机组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B.中国到2019年才破冰重启核准项目,之前的三年内,没有核准任何新的核电项目。
    

C.从输出情况来看,中国核电的“走出去”战略既面向不发达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
    

D.“华龙- - 号”技术由我国自主研发,抗震性能、安全性能高,建设成本不足欧美一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6年至2018年我国核电核准及开工情况看,中国核电建设速度远低于其他国家,2019年起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B.中国已成为自主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技术已成功研发、投入使用并向“-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C.从《东京新闻)9月3日发表的文章看,巴基斯坦在建核电机组是“华龙一号“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首站。
    

D.中国始终把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和技术,近年在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优势明显。
    

6.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在核电安全方面做出的贡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北都街的燕子叫着齐福仁的名字
    

侯建臣
    

齐福仁每天都要到北都街甲一号去转转。
    

其实那地方已经不叫北都街甲一号,已成了旧城改造的工地。但齐福仁还是习惯这祥叫,他只是感觉北都街甲一号述在那儿,感觉城市道路总是拓宽,可是无论怎么拓,却仍然是拥挤的。
    

北都街处在城市边缘。那儿是原来的瓦沟村,一个出瓦的地方。当年瓦沟村的人想到城里,还得过一条小河,小河原来不小,叫玉河。据老人们说,当年的玉河,一望无边,堆金积玉,波光粼粼,十分好看,是古城八景之一。村民们傍着玉河种菜,一哇畦的白莱、大葱,也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花儿,黄灿灿地晃人眼。
    

齐福仁是老大学毕业生,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靠着母亲的坚持上了大学留在了城市里。他最早住的是排式平房,有一个小院子,能种种莱。后来住的是楼房,可他并不开心,感觉楼房切断了他和土地的联系。于是,他把楼房处理掉,在北都街这一块,也就是瓦沟村买下了一个小院子,又开始了他的城市化农村生活。
    

没想到,在齐福仁有生之年,城市建设的步子却走到了北都街。搬离的前一晚,齐福仁是睁着眼看着院子上空的那片天空过究的。离开时,院子里的玫瑰还长着,房檐下的那窝燕子也还在。齐福仁没有回头,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是不会再回这里了。可是搬走后没几天,很少做梦的他就从梦里哽咽着醒来了。在梦里,他看到了院子里的玫瑰花都耷拉下来了,还听到了几只燕子边飞边喊:齐福仁,齐福仁。
    

第二天,齐福仁早早地起来,脸没洗就来老院子了。
    

北都街的住户都搬光了,一片破败。一只流浪狗在街边的一块石头,上卧着,见齐福仁走过来,竟然站起来摇了摇尾巴。绕过垃圾堆,走进小院子,玫瑰竟然还在,而且开得正艳。檐下的燕子窝却没了,有些碎毛散落在地上。齐福仁总感觉耳边有燕子的声音,抬头看,天却是空的,似乎连这个城市上空经常会有的白云也没有了。
    

那条狗一直跟着他,它离他有一-段距离,他走它也走,他停它也停。但到了快要走出北都街的时候,那条狗却停下了,他回头看它的时候,它也看着他。他再往前走,它就往回走了。当他走出好远,回头看,它又卧在刚才的地方了。
    

每一次去,那只狗总在那儿。有一次还见到了一个二十多岁、行动有些迟缓的男子,他朝齐福仁笑了一下,就盯着北都街那一片正在破败的老院子,眼睛里竟然是一片阴霾。
    

似乎是有了约定,每天齐福仁、那个男子和那条狗都会在上午九点准时出现在北都街。
    

某一天,齐福仁来的时候,没有看到那条狗,等了将近半天,也没见它的影子。那个男子倒是还在,一直看着一个什么地方,那么专注的样子,齐福仁都不好意思打扰他。
    

齐福仁的心里空空的。沉沉的,就像惦记着一个自己的家人。离开时,他一遍一遍地想,它是不是死了?让人打死吃了肉了吗?掉到下水道里出不来了吗? ......
    

雨拖泥带水地下了好几天。齐福仁呆在家里坐卧不宁,心也变得湿湿的。
    

那个男子还在看某个地方?
    

那只狗还在那儿卧着?
    

齐福仁迫不及待地出门了,走在雨地里,一大群雨滴恶作剧一样一齐朝着他的脸上拥来。
    

那个地方是空的,狗不在。那棵树下也是空的,那个男子也不在。他的心就揪得紧紧的。
    

可是.....可是.....他怎么又看到他们了呢?那只狗不是就在一个地方站着吗?那个男子不是也在一个地方站着吗?他们似乎一直在等着他,他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是在怔怔地看着他吗?齐福仁的眼晴湿湿的。
    

许是下雨的缘故,意外地,齐福仁走进了工地。他的身后,跟着那条狗,跟着那个男子。远远看,举着伞的齐福仁像是个领队,后边紧紧地跟着他的队伍。似乎是,他们的步子还踩着某个点儿,那沙沙的雨声倒更像是为他们喊的口号或者吹出来的哨子声。雨冲刷走了旧的印迹,那一排一排向上生长着的新墙们,也像雨一样,把齐福仁心底所有的记忆都挤没了。或许呢,把那条流浪狗和那个男子的记忆也都挤没了....
    

齐福仁叹了一声,突然就软软地倒了下去,像是做着一个舞蹈动作,慢慢地慢慢地就倒了下去.....
    

坐在轮椅上的齐福仁又去过几次北都街,新楼房一天一天长高,可他的心总是空空的,有什么东西能把他心底的空补_上呢?
    

齐福仁到底也没有等到回迁的那一天。
    

离开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玫瑰花,还听到了燕子的叫声,燕子的叫声不是别的声音,却声声在喊:齐福仁,齐福仁。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小说前三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道路拓宽后仍然拥挤、玉河变成小河等,引人深思。
    

B.作者擅用细节描写,如写那个男子“盯着北都街那一片正在破败的老院子”时,用--个“盯”字,就形象地刻画出了他的心理。
    

C.文中的“雨”引出了下文的“狗不在”“那个男子也不在”,使小说的情节发生了突转,暗示了小说主人公也必将不在的结局。
    

D.文中多次出现“空”这个词,由“天却是空的”到人的“心里空空的”,写出了主人公齐福仁在搬离老院子后难言的心理感受。
    

8.小说是如何表现城市化进程中普通百姓“安土重迁”的心理的?(6分)
    

9.小说为什么先后两次写燕子叫着齐福仁的名字?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说。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惠王卒,武王立,秦使甘茂定蜀,还,以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日:“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卒使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爽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日:“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于秦。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言于秦昭王日:“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扦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般,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然则伐秦之形成矣。”秦王乃下师于般以救韩,楚兵去。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爽争之不能得公孙柬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逢苏代,日:“臣得罪 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愿君振之。”苏代许诺,谓齐王日:“夫甘茂,贤人也,德王之赐,好为王臣,王何以礼之?”齐王日:“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日:“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蛸曰:“寡人欲置相于秦,甘茂,可乎?”对日:“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B.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C.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D.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丞相,就是在皇帝左边站立的丞相。文中樗里子是右丞相,他的职位低于甘茂。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
    

C.上卿,夏商周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是其中最高的等级。
    

D.合婚,是男女双方订婚前合八字的旧俗,文中指结成婚姻,是秦楚之间的政治联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甘茂征战南北,屡立战功。他受到秦惠王重用,率领军队平定汉中;秦武王时,又平定蜀地之乱,被封为左丞相。
    

B.甘茂知难而进,终获胜利。受命攻打宜阳时,久攻不下,秦武王想要撤兵,甘茂说服他继续攻城,最终攻克宜阳。
    

C.甘茂不负所托,助韩脱困。楚国围韩而秦不肯救,甘茂传达了公仲侈对各国间利害关系的分析,促使秦国出兵解围。
    

D.甘茂逃奔异国,客死他乡。他虽能力出众,却遭受排挤,被迫逃到齐国,其后再未担任要职,至死也没能回到秦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愿君振之。
    

(2)夫甘茂,贤人也,德王之赐,好为王臣,王何以礼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愤
    

陆游
    

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冬,此时陆游已罢官还乡。周宣:周宜王姬静,周朝中兴之主。永昌陵:宋太祖赵匡胤陵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将宋孝宗比作周朝中兴之主周宣王,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
    

B.颌联中“历数”即天命,“天历数”“宋山川”表达诗人对统- -的信心。
    

C.颈联作者选用“尚”“虚”二字,表达了北伐无望、报国无门的沉痛、悲愤。
    

D.诗歌运用“周宣”“和亲”两个典故,融历史、现实为一体,诗意深婉。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中屈原用“ , ”两句直抒胸臆 ,表明自己崇尚美好的德行,至死也不改变。
    

(2)李白《行路难》中“ , ”两句 ,写朋友不惜金钱,备下美酒佳肴为自己饯行。
    

(3)韩愈《师说》中“ , ”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以地位和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现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_ __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河道萎缩态势初步得到 ,流城用 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加快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___ , 百姓生活得到显著___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 ),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世闻名 遏制 涌现 改善 B.举世瞩目 遏制 涌现 改善
    

C.举世瞩目 限制 出现 改变 D.举世闻名 限制 出现 改变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河流域治理工作难度很大,绝非朝夕可成
    

B.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当前黄河流域仍然存在
    

C.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D.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是-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B.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C.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
    

D.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
    

20.在下面- -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铜板的两面:_ _ ,和平保证发展。 没有发展为基础,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_ , 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之初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再到强调并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不仅从来没有动摇过,_ ,在发展中创新。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运营商公布了5G室内基站参考设计。未来,运营商或为每户安装不同功率的基站。室内基站具有高度灵活、易部署和可管可控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5G室内通信的重要解决方案。同时,5G基站趋向微型化,设备功率会随之变小,辐射量也会很有限,不会带来巨量电磁辐射。相对于5G室内基站,传统Wi-Fi技术不具备完备的移动性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属于通信网的标准接入单元,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室内基站。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备受各界关注的郑万、郑阜、商合三条高铁线已开通,有机链接了河南“米”字型高铁沿线的一些文化名城。
    

材料二:今年的《故宫日历》以表现故宫建筑为主,展现出紫禁城600年历史画卷,有全景有细节、有人物有故事、有历史有文物,成为推介故宫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材料三:“美食博主”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她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