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创作形式有哪方面的倡导 主要作品有
由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到提倡为君为民而作,白居易提出了系统的诗歌理论,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谕诗便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创作的。这一理论以其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通俗化倾向,有可能使诗歌更接近于社会现实,以至于干预政治。(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介绍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忆江南》等。
1、《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3、《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生于公元722年,即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这时唐朝已历任九代帝王,处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政治局面,并拥有“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繁荣期,对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盛世的局面促使唐朝私家园林的发展扩大,文人士大夫也逐渐地置业经济,规划自己的宅园。
在中唐之后,牛李党争、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腐败政局,有志士子很难大展胸臆。宦海浮沉,显达与穷厄莫测,升迁与贬滴无常,这种动荡的仕途经常使文士们不胜其烦,遂常常投身园野中。他们通过隐逸的方式,自然加人工去营造山水之中的场所,为求得自己心灵的释放和寄托。